梁瑞宁教授从医30余年,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学术思想。
(一)冲任学说
梁瑞宁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冲任理论的传承创新研究,提出了“冲任新说”理论,具体阐释如下:
1.“肾气盛,天癸至”是女性生殖生理的基础
1.1 肾气是推动生殖功能的原动力
肾气盛是驱动女性青春期生理的基础。肾气盛是维持正常月经规律及孕育胎儿的根本保证。肾气盛是胚胎的形成及胎儿正常发育的重要基础。总之,肾气的盛衰与女子青春期的驱动、规律月经的产生、胚胎的形成及孕育胎儿密切相关,为其根本。
1.2 天癸为态,非物质属性
梁教授认为天癸为一种“态”,非单纯为物质属性。从字面理解,“态”即“状态”,如自然界一种“气候状态”。《汉书·律历志》对天癸本意的解释为天节时令。犹如春气为春季之主气,春气为春季的一种生发之气,春气发展充盛到一定程度,可以使万木生长的气候状态。又如太空育种作物种植,其原理是模仿生物生长所需要的温度、湿度各种营养素等各要素。因此,梁教授认为天癸是以肾气为主气及各诸要素集成所形成的一种“态”,即“天癸至”。
1.3 月事以时下:胞宫-“脏”“腑”转化的结果
女性月经周期,生殖生育,上应天象,月经产生及孕育胎儿的处所即胞宫。胞宫属阴象也,主藏蓄阴精,其功能近似五脏,但形态中空,又可排出月经,
娩出胎儿结构近似六腑。《黄帝内经》将胞宫称为“女子胞”,为“奇恒之府”,出纳精气,具有“脏”与“腑”双重功能,亦藏亦泻,变化有度,其血上应太阴,下应海潮。月经一月一藏泄,妊娠十月一藏泄,均有周期性与节律性。月经的产生与胞宫周期性脏腑功能转化密切相关。
2.“任脉通,太冲脉盛”是女性生殖生理的核心
冲脉为“十二经脉之海”,为总领诸经气血之要冲,与督、任一源而三歧,对“阳脉之海”的督脉和“阴脉之海”的任脉起着调节作用。女子发育成熟后,脏腑气血充盛,血海满盈,下注胞宫而为月经,男子则可有精液排出。冲有“渗诸络而温肌肉”之功,张介宾云:“冲脉为十二经之海,故能温肌肉,温足胫,皆冲脉之气也”。氤氲期过后,基础体温升高,为气的温煦所致。
任脉,即妊养之义,为“阴脉之海”,精血津液皆属任脉所司,主一身之阴液,任脉通,其标志为排卵期宫颈黏液分泌增多(非湿热等炎症干扰作用)。任脉又与胞宫相联属,对“任通”的理解,围绕“的候期”,为“妊子”必须提供 “不间断”“不同质”的阴液,它们的“通足”是“妊子”的必要条件。对其生理本质的认识是气血充足,阴液满盈的表现。故冲任气血调畅方能促成月经、带下与胎孕。
总之,冲任学说既是女性月经生理的基础,也是女性生殖生理的基石,其遵循“肾气盛,天癸至,任脉通,太冲脉盛,胞宫‘脏’‘腑’转化有序”的基本内涵。同时,冲任新说对“天癸”“任通冲盛”及“月事以时下”等进行了新的诠释,从不同角度丰富了中医冲任理论的内容,促进了中医学理论的发展。“冲任学说”在临床辨证方面的应用将引领今后治疗妇科疾病的新趋势。
(二)女性生殖新构建
《医学源流论·妇科论》曰:“凡治妇人,必先明冲任之脉……此皆血之所从生 ,而胎之所由系。明于冲任之故,则本原洞悉。”冲任学说既是女性月经生理的基础,也是女性生殖生理的基石。
梁瑞宁教授基于“冲任新说”理论,提出女性生殖生理理论体系新构建。女性生理生殖的构建体系源于内经,重在冲任、胞宫,离不开“肾气盛,天癸至”的生理状态。女子一生遵循“七年律”之大周期,同时在特殊阶段呈现“月经”等小周期;“月经”的实质是胞宫“脏”与“腑”功能的有序转化;“受孕”是肾气、精、冲任督诸要素协同作用于受孕环境中,阴阳合的结果;月经病治疗需结合“脏”“腑”病之异同,不孕需辨肾气、精、冲任督之为病,辨证施治。
(三)新瘀血论
梁瑞宁教授基于冲任理论,提出子宫内膜异位症“冲脉之气逆乱,离经之血成瘀”的“新瘀血论”病机理论。冲脉为“十二经脉之海”,为总领诸经气血之要冲。张介宾云:“冲脉为十二经之海,故能温肌肉,温足胫,皆冲脉之气也”。梁瑞宁教授认为,妇人经期冲气较盛,患者或因体质、或因外感六淫、或内伤七情,均可使脏腑功能失衡,而致冲气上逆、瘀血内生,阻滞络脉,周而复始,日积成癥,发为本病。临床表现上或冲气上逆,瘀留胞络,不通则痛,发为痛经;或气逆血留,留滞日久而成癥瘕;或为肝郁气逆,气机郁滞,血行不畅,血海蓄溢失常则月经失调;或瘀血留滞胞宫,胞脉不畅,两精不能相合,则不能摄精成孕而致不孕。
引起冲气上逆的病因,临床常见的情况有以下三种:(1)肾虚不摄,冲气上逆:冲脉之本在肾,肾阴不足,虚阳上越,引动冲气上逆。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曰:“……是以肾虚之人,冲气多不能收敛,而有上冲之弊。”(2)肝郁不疏,冲气上逆:肝为刚脏,主升主动,或因情志抑郁、肝气不疏,或因惊恐、嗔怒而致肝气横恣,易与冲气相感为病,引动冲气上逆,如张锡纯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曰:“盖冲气上冲之证,固由于肾脏之虚,亦多由肝气恣横。素性多怒之人,其肝气之暴发,更助胃之气上逆。”(3)阳虚寒侵,冲气上逆:外感寒邪,或素体肾阳不足,寒邪直中冲脉,逆气里急,导冲气上逆。如《素问上古天真论》曰:“冲脉为病,逆气里急”。
梁瑞宁教授根据内异症“冲脉之气逆乱,离经之血成瘀”的“新瘀血论”的病机特点,结合《内经》“逆者平之”、“高者抑之”的治疗原则,提出了“平冲降逆,化瘀通络”治疗法则。梁瑞宁教授认为,冲逆与一般逆气不尽相同,故平冲之法有一定的特殊性,临床拟法应不拘于常法。